Z世代(1995-2009年間出生的一代人)的年輕人,一出生就與網絡信息時代無縫對接。前期活得瀟灑自在,催生“懶人經濟”和“宅經濟”,點外賣和網購是家常便飯;后期注重養身消費,打開了預制菜市場,讓制冷行業也出現了新藍海。
預制菜,簡單來說就是提前處理好的菜品,不需要自己動手洗菜、切菜、配菜,而是由中 央廚房加工處理為成品或半成品,包裝好后在冷藏保鮮的環境下進行運輸、保存、售賣。消費者拿到菜品,只用簡單烹飪,就能快速做成一道符合個人口味的美食。
相比于外賣,預制菜未烹飪的食材,更符合Z世代年輕人對健康的要求,也讓預制菜市場在近年來迅速擴大。今年天貓“雙11”期間,包括半成品菜、速食菜在內的預制菜銷售火爆,成 交額同比增長約2倍。
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,2019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約2445億元。2021年中國預制菜行業規模預估為3459億元,同比增長百分之十八點一,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保持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增長率高速增長,2023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5165億元,未來6到7年我國預制菜行業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規模,成為“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”。
如此龐大的新市場,需要更大體量的冷藏保鮮設施,將為制冷行業帶來無盡的商機。對此,國家相關部門已有規劃,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冷藏保鮮設施建設。如2020年9月,國務院辦公廳發布《以新業態新模式引 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》指出,加快推廣農產品“生鮮電子商務+冷鏈宅配”、“中 央廚房+食材冷鏈配送”等服務新模式;2021年4月,農業農村部、財政部下發通知要求,全 面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;2021年8月,商務部等9部門印發《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(2021-2025年)》要求,推廣應用移動冷庫、恒溫冷藏車、冷藏箱等新型冷鏈設施設備。
國家政策的出臺,為預制菜市場和制冷市場提供了強勁、可持續的發展動力。在政策推動下,預制菜行業與制冷行業將共同進步,促進相關企業產生更大效益,實現共贏發展。